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除了粮食之外,水就是最为重要的存在,地球上有71%的面积都被水覆盖。但是我们都知道海水不可以直接饮用,所以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,那你有没有想过,海水不能直接喝的原因是什么呢?船员宁愿渴死也不喝海水,它真的如此可怕吗?如果直接喝的话会发生什么?
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和多种元素,其中许多元素是人体所需要的。但海水中各种物质浓度太高,远远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,如果大量饮用,会导致某些元素过量进入人体,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,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。
如果喝了海水,可以采取大量饮用淡水的办法补救。大量淡水可以稀释人体摄入过多的矿物质和元素,将其通过汗液排出体外。
据统计,在海上遇难的人员中,饮海水的人比不饮海水的死亡率高12倍。这是为什麼呢?原来,人体为了要排出100克海水中含有的盐类,就要排出150克左右的水分。所以,饮用了海水的人不仅补充不到人体需要的水分,反而脱水加快,最后造成死亡。
海水经过淡化处理后是可以饮用的。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几十种,最主要的有蒸馏法、电渗法、冷冻法、膜分离法等。蒸馏法是日前应用最多的方法,这种方法是先把水加热、煮沸,使海水产生蒸气,再把蒸气冷凝下来变成蒸馏水。在用蒸馏法制得的淡水中掺入少量(2%)洁净海水或适量矿化剂,这样水味可口,还补充了蒸馏水中缺少而人体必需的无机盐。在海上遇险、救生等特殊情况下,为了节约淡水,可用部分海水与淡水混合饮用。有人做过试验,人在短期内饮用海水与淡水各半的混合水,一般对人体是无害的。
海水中的盐分从何而来?
有专家认为,其实在46亿年之前,地球刚刚诞生时,海水中所含的盐分很少,甚至可能那个时候海水是淡水。
但是岩石和土壤里含有大量盐分,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,有些岩石和土地被海水淹没,同时因为降雨的缘故,岩石、土地中的盐分被雨水冲刷后流进大海。
海水随着太阳光的照射,表面温度逐渐升高,海水的一部分被蒸发掉,可谁在蒸发的过程中盐分并不会随之蒸发,它们被留在了海水中。这样降雨、蒸发的过程一直周而复始到现在,所以海洋中沉淀了大量的盐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