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腰痛即产后出现腰痛,与产后子宫收缩复旧引起的反射痛有关。产后腰疼,是已生育女性中比较普遍的现象。为什么产后老腰疼呢?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很多人怀疑产后腰痛是月子没有做好,事实是否如此?
生产之后腰部总是疼痛,不排除是月子没有做好。很多人在坐月子期间过度劳累,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,可能会增加腰椎的负担,进而产生局部的疼痛感,加上在哺乳的过程中姿势不正确,因为不熟练在哺乳的过程中姿势太过生硬,同样也会增加腰椎负担,局部肌肉慢慢劳损,可能就会产生疼痛感。
产后腰疼的原因:
1.生理性缺钙
如果孕期缺钙未能得到及时纠正,分娩后的妈妈就会消耗掉大量钙质,这时如果妈妈再坚持母乳喂养,钙流失就会加重,从而引起腰疼。
2.肌肉松弛
由于孕期脊柱、骨关节的韧带松弛,骨关节略宽松,肌肉韧带拉松、拉长,弹性下降,也会引起腰痛。
3.气血不通
骨盆内的神经和血管功能紊乱,或恶露排出不畅,子宫恢复不良,阻碍气血流通,这些部位的痛感反射到腰部都会引起腰痛。
4.肾气不足
分娩时竭力必然要损伤肾气,再加上失血过多,就会导致肾虚血亏,脉络失调而引起腰痛。
5.湿寒侵袭
有些妈妈平时身体素质较差,产后气血不足,体质虚弱,身体的抵抗力差,不慎受湿寒侵袭,痹阻经脉而引起腰痛。
6.休息不当
产后还要经常弯腰照料小宝贝,如洗澡、穿衣服、换尿布等劳累过度,腰部肌肉不堪重负,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而疼痛。
7.缺乏运动
产后总是躺或坐在床上,易导致盆腔淤血。而体重增加则会加重腰肌负荷。
8.哺乳姿势不当
经常采取不当或不放松的姿势给宝贝喂奶,如侧身、弯腰等姿势,或者束腰过紧,使腰部肌肉总处于不放松的状态中,造成腰肌劳损而腰痛。
产妇腰疼怎么护理:
1.从孕期即开始预防腰痛
怀孕期间注意饮食,避免体重过重给腰部增加负担,进而造成腰肌和韧带的损伤;
2.使用护腰等工具,增加腰部的支撑力
睡眠时最好取左侧卧位、双腿屈曲,减少腰部的负担。不要穿高跟鞋,避免弯腰等腰部活动过大的举动。
3.产后避免经常弯腰或久站久蹲
平时注意休息,避免久坐久站等情况发生。做家务活,带孩子的时候,进行合理的安排,使用一定的技巧。
4.给宝贝喂奶时注意采取正确姿势
坐着或躺着喂奶的姿势都可以,只要自己感到姿势是轻松和舒适的。
5.在生活中注意防护腰部
产后保持充分睡眠,经常更换卧床姿势,避免提过重或举过高的物体,不要过早跑步、走远路。经常活动腰部,使腰肌得以舒展。如果感到腰部不适,可按摩、热敷疼痛处或洗热水澡,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腰部不适感。
6.在生活中注意补钙
如果引发新妈妈腰痛的原因是缺钙,那你就应该注意补钙了。多吃钙含量高的食物,如果食物中的钙不足以补充身体每天流失的,新妈妈就要适量服用一些钙片或钙口服液。当然,在服用钙片或口服液时,新妈妈先要到医院检查,确定一下腰痛是不是由缺钙引起的。
产后腰疼怎么办:
1、注重产前预防:合理饮食,避免过于肥胖而增大腰部负担,造成腰肌和韧带的损伤。而且过大的胎儿对母亲分娩会造成很多困难,甚至并发症。控制体重也已经成为防止产伤的重要环节。
2、产前产后注意体位:产后保持充足的睡眠,经常变换卧床姿势,避免经常弯腰、久站,避免过于用力,不要过早跑步、走远路,以免导致子宫后位或子宫脱垂引起腰痛。
3、围产期适当补钙:多喝牛奶、多吃芝麻等钙丰富的食物,多晒太阳,促进钙的吸收。在防止腰痛的同时,也为胎儿婴儿提供足够的钙。